专家视线:以“科技村落”赋能乡村全面振兴
2025-04-16   来源:福建日报

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。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,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。福建省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从发展理念、工作方法、推进机制等方面入手,在全国首创“科技村落”的科技赋能村庄建设模式,通过搭建科技进村入户平台,整村推进科技进步,探索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新机制。

1.jpeg

开展“科技村落”建设试点始于2022年6月,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、光泽县委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实施,并取得一定成效。相关经验于2024年、2025年连续两年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,获全省推广,助力“千万工程”建设。

乡村全面振兴本质上是一个涉及多要素耦合、多主体互动、多层级联动的复杂系统工程,需要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,加强顶层设计,坚持全面统筹,注重多级联动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,才能形成合力,取得实效。“科技村落”是在省委、省政府的领导下,由省农科院牵头,与省农业农村厅、省科技厅等联合开展,并会同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、乡镇人民政府、村民委员会、新型经营主体等联动实施,实行“县域统筹、对口支撑、团队落实、乡镇负责、村组建设、企业参与、村民自治”共建工作机制,具备政策、科技、人才和组织优势。目前,全省8个设区市23个县(市、区)共培育共建38个“科技村落”,到2027年有望建成20个科技支撑强、产业发展好、服务成效显、农民增收实、乡土人才兴的“科技村落”。

每个村的资源禀赋、经济基础、工作基础等都不一样,需要因地制宜,分类施策。按照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村落产业,才能建成各具特色的“科技村落”。相关单位、部门在“科技村落”的实施过程中,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针对不同村落的客观条件,制定不同的建设指标和体系,在此基础上,推动跨地域科技机构、跨学科专家团队向农村集聚,整村推进科技特派员集团服务。比如,光泽县止马镇仁厚村因地制宜发展稻鱼综合种养,从开始对接到“科技村落”建设试点,仅省农科院就有50多位专家组团服务,如今已成为省乡村振兴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、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村,是城里人观光、休闲、体验的向往之地。值得一提的是,省农科院、省农学会联合发布实施《“科技村落”建设与管理指南》团体标准,为“科技村落”建设提供技术规范,有助于科学有序开展“科技村落”申报、管理和考核评价,让“科技村落”成为兴村富民的科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模式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乡村建设要抓紧干起来,稳扎稳打、久久为功。”乡村全面振兴,必须坚持循序渐进、久久为功,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,一年接着一年干,积小胜为大成,才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。“科技村落”按照中央制定的乡村发展蓝图,以兴村富民为使命,以共同富裕为目标,不断探索和完善,持续发力,久久为功,建好村落和县域科技服务平台,培养优秀乡土人才,定能为建设福建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(作者单位:福建省农业科学院)

责任编辑:明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