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课堂到展馆:史地学子以师范匠心“活化”漳州千年文脉
2025-04-07   来源:中国福建三农网

历史与地理的碰撞,为城市故事的讲述开辟了新视角。继2024年11至12月完成6场专题讲解后,3月29日,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“星辰导览”志愿服务队再次走进漳州市城市展示馆,开展“品城市底蕴,启未来华章”主题志愿讲解活动。从清代古地图复原的历史街巷到未来滨海新城全息沙盘,从漳台文化渊源展区到水仙花城生态长廊,志愿者们以历史文献为锚点、地理数据为脉络,将复杂的城市发展逻辑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叙事,让市民在光影与模型的交织中,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去与未来。

图片8.png

岗前淬炼:一堂特殊的“师范实训课”

结合上学期6次实战经验,本次活动开始前,展馆金牌讲解员为志愿者进行了针对性升级的岗前培训。从“展板讲解三分钟动线设计”到“观众互动问答技巧”,从展品背景深度学习到应急服务预案演练,志愿者们将课堂所学的教学设计能力迁移至讲解服务中。“如何用通俗语言解释清代古城的建制?”“怎样引导中小学生关注漳台文化渊源?”志愿者们以分组研讨、情景模拟等形式打磨讲解方案,将师范技能转化为服务优势。

图片9.png

专业赋能:在历史纵轴中定位城市坐标

在“历史名城·古韵漳州”展厅,志愿者小黄依托《漳州府志》研究,结合古城山川形胜模型,生动演绎“枕三台、襟两河”的古代城建智慧;面对清代古地图复原的历史城区模型,地理科学专业小林运用GIS分析方法,对比古今城市肌理演变。行至世界漳州壁挂模型前,志愿者们以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为脉络,串联起漳州与6个国际友城的文化共鸣。

图片10.png

多维叙事:解码城市发展的时空密码

“从水仙花城的生态底蕴,到滨海新城的湾区蓝图,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蝶变都书写着人与自然的共生哲学。”在“生态绿城·滨海漳州”展厅,志愿者们创新采用“时空对话”形式,联动解说漳州战略优势模型与未来核心展区。面对漳州新中心城区总体规划模型,团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成果,用数据可视化手段解读“产城融合”发展路径。

图片11.png

教育浸润:让城市记忆浸润童心

面对青少年参观群体,志愿者们将教育心理学融入讲解动线设计。在“漳台融合”展区,通过闽南语民谚引导儿童感知两岸文化肌理;行至“产业新城”展厅,则借助城市规划模型启发系统性思维。历史学专业小陈分享道:“我们借鉴PBL项目式学习理念,把每个展项转化为探究式学习场景——当孩子们指着清代古城模型问‘为什么城墙是弯的’时,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契机。”

未来,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将进一步完善“星辰导览”志愿服务队的培训体系和管理机制,以师范生专业视角重构展陈叙事,以师范智慧助力城市文化传播。通过青春与历史的对话,打通文化传承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千年漳州的故事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。(闽南师范大学供稿)

责任编辑:明仙